— 七月没梨 —

闭门羹

忘川风华录衍生拉郎

苏轼/晏几道

整点传统拉郎技艺(?)


1

 

这忘川名士之中,早有旧怨的名士也大有人在。不过在这自在悠然的忘川,前尘往事顽固执念尽散,大家大多都是消释恩仇,洒脱一笑。苏轼和晏几道在前世就不太对付,一方面是文人相轻,另一方面,还是苏轼这个老饕口味偏重,好油辣荤腥的重口味,而晏几道的饮食十分清淡,往往都是清粥小菜。

 

苏轼此人到忘川之后,把前世因为恪尽职守耽搁的厨艺大业发光发热,这忘川名士皆是他饕餮居的座上宾。最初仍是循规蹈矩做的旧菜色。得到反响十分不错,食客们踏破了门槛,不过旧菜上多了也不新鲜了,翻来覆去还是那几道招牌菜,苏轼便开始琢磨着创新菜肴。再加之忘川广纳天下食材,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自古到今应有尽有,可供选择的内容十分丰富。苏轼也受到了启发,时不时地就研究一二新菜让诸位好友品鉴。他性格洒脱,交游广泛,也不管这熟悉不熟悉,先发个请柬试探一下,如若对方不来,苏轼就拎着食盒亲自上门,过五关斩六鹅,直接冲到人家家里去送饭吃。

 

哪怕是数位鹅将军傍身的王右军都拜倒在苏轼的毅力之下,被迫成为了他的食客,偶尔也能称为实验品。毕竟苏轼尝试新菜,也并非全是成功,也偶有失败产物,据说王羲之的鹅吃了直接去厨房做了三菜一汤,一时间成为忘川一则笑谈。可哪怕是苏轼再外向健谈,在这忘川之中也有难啃的骨头。那就是一贯对于苏轼的菜肴敬谢不敏的晏几道。

 

饶是苏轼再能说会道,也架不住晏几道郎心似铁,在他那边碰软钉子,经常灰头土脸的回来。晏几道也并非直白地拒绝苏轼,人家是文化人,最多也不过是找一些风雅的借口让苏轼知难而退罢了。借口从诗风赏月到黄道风水相冲,总之晏几道总能找到恰当的理由推拒。

 

但没有困难的食客,只有勇敢的苏轼。他每天变着花样找新的借口试图动摇晏几道。三百六十五天就有三百六十五个新鲜花样。他研究出了许多歪门邪说试图证明自己的菜肴真的很不错。

 

诸如瘸腿老太太吃了之后健步如飞(被咸的),始皇帝吃了都说好(嬴政原句:好/辣),他甭管事实真相是什么,他都拿过来打广告,把去晏几道家门口敲门当成了日常,也不管人家乐不乐意,他倒是蛮自得其乐,自我实现。

 

晏几道淡笑着四两拨千斤:“晏某口味清淡,恐怕仍是无福消受,东坡居士还是请回吧。”

 

“叔原不尝试新事物,哪里知道真的不合自己口味呢?”苏轼笑眯眯地说,“要敢于走出固有的环境,拥抱崭新的明天啊!不能固步自封,安于一种口味,要百花齐放才有意思。”

 

晏几道:“东坡居士莫不是这几日被使君拉去学习了忘川行为守则?”

 

使君这几日为了迎接检查,拉着几位名士恶补了行为守则,内容很多很长,拎起来能够把佛印砸晕。苏轼被迫学习了整整三天,出来之后心灵都遭受了洗涤和升华。

 

苏轼摸了摸下巴:“好像是有这个事情……不过不重要。”他迅速切入了今天的正题:“叔原你要来尝尝我今天制作的新菜吗?我制作这道菜肴的时候,倾注了许多对于叔原你的殷切期盼,完全是为你量身定做。”

 

晏几道本来想拒绝,不过看到苏轼过于热情推销的样子,决定先听完他的新菜是什么再婉拒。

 

苏轼掏出食盒,露出了里面的摆盘精致的腌制鸡肉,深情地说:“这道菜叫:腌鸡到!”

 

晏几道缓缓合上了院门,苏轼碰了一鼻子灰。

 

两个人的渊源也不止这些,忘川诸位名士都知道,一贯对他人淡若白水的晏几道,唯独格外珍惜那偶然得到的白兔。苏轼灵机一动,也投其所好,有一日午后,拎着食盒到晏几道家去做客,在晏几道面前掏出了食盒:“叔原你这个一定喜欢!”

 

出现在晏几道面前的,是一盘热气腾腾的蟾宫兔造型的糕点。

 

抱着兔子的晏几道:……

 

在苏轼孜孜不倦、坚持不懈的努力下,他在晏几道心目中,从不是特别合拍,直接坠入了黑名单内。

 

苏轼也很郁闷:“我明明那么热情好客!”

 

佛印:“我感觉你热情的方向有点不对劲……”

 

苏轼:“这不是投其所好嘛!”

 

佛印:“你敢给王羲之送鹅毛大衣吗?”

 

苏轼很硬气:“我敢!”

 

一群大鹅追着太平公主跑过,扁嘴动物气势汹汹,目如铜铃,声如洪钟。

 

“……敢……感……感觉有点冷。”

 

苏轼很快地找补。

 

2

 

两人这一来二去,忘川有闲人直接开了盘,打赌苏轼会不会被晏几道放进去,盘曰:苏东坡今天吃闭门羹了吗?

 

诸位名士纷纷下注,一时间热火朝天,也算是忘川之中一种奇景。

 

苏轼对此一无所知,依然每天迎难而上,持续不断地对晏几道进行着骚扰。

 

对此,佛印曰:苏东坡这个行为大约等同于太平公主对待王右军养的大鹅,虽然被啄的样子很狼狈,但每一次被啄之后,她下一次见到它们还是会努力挑衅。

 

好事者见佛印说得头头是道,询问:佛印小师父,这是什么心理?

 

佛印一边啃鸡腿一边打了个嗝,掷地有声地说:纯粹闲的!

 

3

 

一日,苏轼照常来找晏几道。晏几道仍是疏远清淡的态度,对苏轼客客气气的。苏轼与他唠着闲话,却见晏几道眼下有些青黑。

 

苏轼奇道:“叔原这次怎没有带那只白兔出来?”

 

晏几道淡笑:“能有东坡居士的关心,也不知是它的幸与不幸了。”言下仍是在说那次苏轼给他带的蟾宫兔点心,却没有回答苏轼的问题。

 

苏轼虽说碰了个软钉子,但私下扔差人打听了一下。说是那兔子蔫蔫的,没有力气,晏几道对旁人疏离冷淡,却唯独视那兔子如家人。

 

这天天也才刚擦亮,佛印准备出门化缘(找苏轼蹭饭),没想到苏轼直接笑嘻嘻地出现在他面前:早!

 

佛印:草!

 

苏轼:出家人可不能打诳语。

 

苏轼:不过你猜对了一部分——

 

佛印被无良苏轼差使着去了郊外割草。

 

在晒干草的时候,佛印叼着草根躺在草垛上:“你这是给他送过去的?”两人心知肚明说的是晏几道。

 

“那兔子食欲不振,显然是前几日换了新饲料导致的。叔原在忘川之中寡亲友,我给他送去,也免得他徒劳做无用功。”

 

“你平白无故地对待他这般好做什么?”佛印警惕地翻起身,“莫不是另有所图?”

 

“你这小秃驴,别把我想得那么龌鹾!”他吐出了口中的草籽呸呸呸了一次,才说,“叔原性格疏淡,却是性情中人,爱憎再分明不过。虽说与我并不相交,但君子之交可淡可醇,并非只有一种途径。”

 

佛印:“怎么没见着你与我有什么君子之交!”

 

“我们这要算也得是酒肉朋友!”

 

他躺在草垛上,枕着自己的手臂:“我虽与叔原并不交好,但我心知叔原心中仍会承情,不过是不善表达罢了。况且,哪怕叔原并不承我情意,我以礼节相待的是这样一位有绮丽才思的名士,哪怕并未得到回应,也并不算憾事。”苏轼倒是非常豁达。

 

两人戴着草帽在正午的阳光下闲聊,苏轼睡着了,醒过来之后却听到耳边有细微的咀嚼声,睁开眼看到一只白兔躺在干草堆上细细咀嚼着干草。

 

“这不是晏几道的那只白兔吗?”佛印奇道,“他们向来形影不离,怎么这番只见白兔不见主人?”

 

苏轼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只白兔,抚摸着它柔顺亮白的皮毛,白兔温顺柔和地咀嚼着草垛上的干草。

 

他道:“叔原之意,我已然了解。”

 

“唉,搞不懂你们君子,送礼承意都还这么隐晦,还是当酒肉朋友自在。”佛印小和尚摇头晃脑地说。

 

4

 

翌日,苏轼仍按照往常的惯例前去晏几道小筑叨扰,仍无例外吃了一顿闭门羹,晏几道哪怕承了苏轼好意,也未曾改变自己的原则。

 

晏几道神色如常,仿佛当时放任白兔去吃他们草料,他从未知情一般:“东坡居士的心意晏某心领了,不过晏某今日胃口不佳,恐难消受。”

 

那些被佛印忽悠着以为他们这俩关系能有转机的赌徒们纷纷跳脚。

 

“不过。”晏几道话锋一转,平日淡然清冽的表情中掺杂着一丝纠结,最后他仍是道出,“子瞻可愿再来尝一尝我的手艺?”

 

其他人旁边听墙角:?什么时候苏轼还吃过晏几道的菜吗!

 

苏轼也奇怪:“叔原何日也亲做羹汤?”

 

“也不是什么稀罕菜品,我并不精于厨艺,子瞻也不必太过期待。”晏几道眸中带笑,“子瞻要算是……那便取名为闭门羹吧。”

 

“那叔原这道菜肴,我可得亲自品鉴。”苏轼笑道。

 

5

 

今天东坡居士吃闭门羹了吗?

 

吃了。

 

6

 

苏轼与晏几道杯盏释恩仇,相聊甚欢,等回到自己居所,却见佛印小和尚盆满钵溢,大为奇怪。

 

佛印对苏轼竖起了大拇指:你这闭门羹,吃得值!

 

苏轼不解。

 

佛印:你看,你客观上的确还是吃了晏几道的闭门羹,他没吃你的菜。不过他却亲自给你做了闭门羹,这一局就是,庄家通杀!

 

苏轼:好你个秃驴,居然拿我下注!叔原闭门羹你是喝不上了,以后我饕餮居的闭门羹,你是喝定了!


——


感觉都可以搞一个合集:那些年苏轼撩拨过的名士(bushi)

评论(6)
热度(215)
  1. 共17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